文章詳情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仲裁員 > 仲裁員培訓
黃進:提升公信力是推動仲裁事業發展的關鍵
來源:admin|發布時間:2018-10-31 08:57:07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仲裁研究院發起的“2018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調研活動正在進行中。

據了解,“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是中國政法大學(以下簡稱法大)于2015年所推出的社會評估項目,旨在了解中國民商事、仲裁發展現狀和用戶評價,為社會了解和選擇仲裁提供第三方指引,為仲裁發展提供規范引導,以共同促進中國仲裁公信力的提升,完善仲裁制度。

法大于今年3月再次啟動了該評估項目。

眾所周知,公信力是仲裁事業的生命線,因此,“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作為法大首創、全國范圍內唯一的仲裁公信力品牌評價項目,是值得關注的。該項目將如何提升我國仲裁公信力建設的整體水平?對我國仲裁事業發展以及對走專業化、現代化、國際化道路起到何種推動作用?為此,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對法大校長黃進進行了專訪。

科研嘗試

記者:法大推出“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是基于怎樣的背景和考慮?
  

黃進:“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是法大于2015年,即中國仲裁法實施20周年時所推出的科研項目,它同時也是一個社會評估項目?! ?/span>

當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提高仲裁公信力,完善仲裁制度”的要求,正值法大仲裁研究院成立,我們就把推動仲裁公信力的建設與提升,作為法大仲裁研究院一個核心的教育科研目標?! ?/span>

我們希望通過該評估項目使得中國仲裁界可以通過更加公正、高效、便捷、經濟的方式處理仲裁案件,提升處理案件的質量,進而使得仲裁可以逐步被社會更多的經濟主體認可。

記者:為何法大于今年再次啟動“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與上屆評估相比,本次法大所推出的評估項目有何不同?
  

黃進:為了使得“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更具有社會和科研價值,并逐步建立起仲裁公信力評價體系,在2015年舉辦首屆“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時,我們就決定將該項工作作為一個可持續性的研究項目?! ?/span>

這是一次重要的科研嘗試,我們希望藉此研究項目,能夠使它與社會其他領域的研究有效建立起對話與銜接?! ?/span>

考慮到我國的仲裁委員會換屆周期一般為3年,是一個合理的發展周期,我們將仲裁公信力的評估活動啟動周期也設定為3年,故在繼2015年后,于2018年我們再次啟動了該評估項目?! ?/span>

本次評估項目工作是在分析上次評估項目體系中所存在缺陷不足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大數據”等先進的科技手段,并結合全國范圍內所進行的社會調查等來開展的工作,確保評估指標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同時,由于本次評估體系的指標量化,實現了評估結果的可視化、規范化,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我們所作出的評估結果更加科學嚴謹,能被仲裁界各方信服。

 

以評促建

記者:該項評估項目所具有的社會意義是什么?
  

黃進:該項評估項目所具有的社會意義是來自多方面的?! ?/span>

首先,它促使全國各地仲裁機構、仲裁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提升仲裁公信力對于仲裁的意義,進而促使他們提升所審理仲裁案件的質量?! ?/span>

其次,由于仲裁是最重要的社會糾紛解決機制之一,它對推動社會治理、經濟發展、國際合作等各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所以,該項目的推廣,可以使民商事領域更多的經濟主體,意識到仲裁制度在解決商事糾紛方面所具有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span>

再次,提升仲裁公信力,必將推動仲裁的作用更充分地發揮,加大解決商事糾紛的處理力度,進而有效地緩解法院的訴訟壓力?! ?/span>

最后,仲裁公信力評估的過程,也是學校進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過程,更是學校向社會宣傳推廣仲裁制度和文化的過程,是學校推動形成“仲裁共同體”,促進行業形成“共識”的過程?! ?/span>

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法大師生的社會調研能力得到了訓練和提高,并獲得了將教學科研與社會實踐溝通聯系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帶動社會更多領域和人群,共同思考仲裁的發展問題。

記者:該項評估項目是否想和“法治政府評估”項目一樣,成為一個品牌評估項目?它的目標是建設成一個“中國仲裁公信力”排行榜嗎?
  

黃進:法大所推出的“法治政府評估”項目已經發展為口碑很好的社會評估項目,它所達到的社會效果理應成為“中國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的發展目標。因為當這個項目發展成為中國仲裁界公信力評價標桿時,必將大幅度提升該項目仲裁各方的參與度,這無疑將促使評估結果更加科學、準確?! ?/span>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前面所提的兩個社會評估項目以外,法大還曾先后推出過“中國司法文明指數評估”“新環境保護法實施效果評估報告”等系列評估項目?! ?/span>

法大所推出的這些評估項目,既是重要的科研成果,也是我們作為國家法學教育高等學府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對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 ?/span>

仲裁公信力評估作為一項持續性的科研項目,它的推出是建立在法大其他社會評估項目所取得的豐富經驗基礎上的,通過與這些項目進行關聯研究,整合法大所有的社會評估項目資源,進而為社會提供更多具有公信力、建設性的第三方評估報告?! ?/span>

該項目的目標和宗旨,嚴格說不是為了建設“中國仲裁排行榜”,而是我們希望通過以“量化”這種直觀形式,在集結仲裁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集體智慧的基礎上,提出一套具有指導性、引領性的指標體系,進而推動我國仲裁公信力的整體水平提升,因此,該項目的目標應該是“以評促建”。

 

擊破頑疾

記者:目前中國仲裁公信力整體建設情況如何?
  

黃進:中國仲裁已發展60多年,尤其是在仲裁法頒布實施這20多年以來,我國的仲裁機構的數量及其軟硬件設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仲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仲裁介入市場經濟的范圍、仲裁機構受理案件的數量、仲裁服務的供求關系等方面均得到了改善?! ?/span>

市場主體的仲裁意識也有了較大提高,仲裁的需求日益擴大。仲裁為公正、及時、高效地解決當事人之間的民商事爭議,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的公平正義,推動市場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助力我國法治事業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我國仲裁的公信力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是值得肯定的?! ?/span>

雖然中國仲裁發展速度很快,并逐漸凸顯在解決商事糾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相對于社會發展的需求,仲裁公信力建設仍存在諸多不足。這主要體現在國內仲裁界整體建設情況給人以“急、亂、散”之感,加之很多仲裁機構及仲裁員的行業自律意識尚未形成,使得在仲裁過程中也有違法違紀的情況發生?! ?/span>

這些問題導致目前我國仲裁整體發展水平,與建設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并能夠滿足深化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構建國際仲裁中心所需的仲裁法律服務市場之間,存在較大距離。

  

記者:影響公信力建設的阻礙因素有哪些?應該如何完善?
  

黃進:影響中國仲裁公信力建設進程的阻礙因素是來自于多方面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仲裁事業快速發展的時候,個別仲裁機構缺乏責任心,而且急于求成、盲目擴張所造成的?! ?/span>

公信力是仲裁事業的靈魂和生命線,因此,有必要及時對影響仲裁公信力建設的頑疾進行逐一擊破?!?/span>

第一,完善國家仲裁法律制度,盡快修改仲裁法律制度內容上所存在的缺陷,以進一步彰顯仲裁制度的優越性?! ?/span>

第二,提升仲裁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當前我國不少仲裁機構先天不足,不同地區的仲裁員整體水平參差不齊,整體下拉了我國仲裁員隊伍的綜合水準。所以,中國仲裁界必須堅持人才發展戰略,通過更為科學合理地選聘德才兼備的優秀人士,加強教育培訓等方式,建設起滿足一支社會需求、素質較高的仲裁員隊伍?! ?/span>

第三,完善仲裁機構的管理方式,提高服務水準。仲裁服務水準是影響公眾對仲裁機構信任力建設的關鍵。因此,為了保障市場主體仲裁意識的進一步提高,我們應完善仲裁機構的服務方式。國內各仲裁機構應建立在服務理念、發展體制、用人機制等方面符合商事仲裁客觀發展規律的市場化運行模式?! ?/span>

第四,明確仲裁機構的性質。民商事仲裁屬于公共法律服務,應將仲裁機構統一定性為“公共法律服務機構”。由于我國目前尚無對仲裁機構的性質予以明確的法律規定,導致很多仲裁機構將自身作為“行政機構”“事業單位”進行運作管理,這無疑將影響仲裁機構的健康獨立發展?! ?/span>

將仲裁機構統一定性為“公共法律服務機構”,在運行機制方面,仲裁機構財務上應實行自收自支,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向政府依法納稅或依法享受稅收減免,總之在人、財、物等方面保證機構獨立發展,進而確保仲裁機構可以為當事人提供獨立、公正、專業、高效的商事爭議解決服務?! ?/span>

第五,加強仲裁行業自治。由于我國仲裁目前缺乏行業矯正機制,一些仲裁機構以及仲裁員打著創新旗號,隨意突破仲裁法律規定,甚至涉嫌違法違紀,所以,導致仲裁行業整體建設顯得散、亂?! ?/span>

因此,我國仲裁界需要加強行業自律、自治,樹立并構建“仲裁職業共同體”的意識,絕不能各自為戰,不顧其余。因為一旦仲裁公信力整體喪失,無疑毀掉的是整個仲裁行業。

 

四個一流

記者:你近來多次提到仲裁要“內涵式”發展,這是否針對仲裁公信力建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的?
  

黃進:是的。仲裁法頒布實施20多年來,我國已成立200多家仲裁機構,這種發展速度在世界也是罕見的。然而機構數量提升并非發展重點,重點應如何保證質量。

實踐中,我們更容易注重的是仲裁機構的發展規模、數量,而忽視了通過提高仲裁案件質量來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社會聲譽,因此,我們應走一條“內涵式”發展道路,即以不斷提高仲裁案件質量為價值取向的發展道路。

由于仲裁的公信力的核心價值就是案件處理公正,所以,我國仲裁業無論是多元發展,還是走國際化發展道路,都要努力提高仲裁案件的辦案質量,以確保每一起仲裁案件的處理結果都能實現公平正義?! ?/span>

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從現階段的“仲裁大國”發展成為“仲裁強國”,我國仲裁業才能真正地立足長遠,走向國際。

  

記者:提到走向國際,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各行各業都加強了對外發展的力度,仲裁行業也不例外。你認為中國仲裁應該如何走國際化道路?
  

黃進: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商業活動的繁榮、商業交易的拓展會有更為廣闊的空間,跨境貿易、投資、工程承包等商業活動的蓬勃發展將是必然的趨勢。這一新形勢給我國仲裁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我國仲裁的進一步國際化將是把握時代機遇的必然要求。

仲裁的國際化就是把中國打造為國際仲裁的“目的地”,即世界各地的當事人愿意來中國仲裁,或選擇中國的仲裁機構解決他們的問題。只有當事人真正愿意把糾紛放到中國仲裁解決,尤其是把“仲裁地”放在中國,才能夠真正把中國建設成為國際仲裁中心?! ?/span>

中國要成為國際商事仲裁目的地、成為世界級國際商事仲裁中心的必要條件,要實現“四個一流”:一流的法治環境、一流的仲裁法律制度、一流的仲裁管理服務和一流的仲裁品牌機構,使得中國仲裁界從法律制度、服務質量、人員素質、服務理念等方面,全部滿足仲裁國際化發展所提出的要求?! ?/span>

目前,我國距離建設成為國際商事仲裁目的地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法大提出的仲裁公信力評估項目體系,已經盡力往這個方面進行指引?! ?/span>

此外,我們還需要推廣落實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快我國仲裁國際化發展步伐,從而更好地為“一帶一路”建設助力?! ?/span>

首先,完善仲裁法律制度。中國仲裁要走國際化發展道路,這就要求我們應完善仲裁法律制度,使其內容完備,體系設置科學合理,符合仲裁行業發展規律,因而獲得國內外仲裁行業整體認可?! ?/span>

其次,強化仲裁員隊伍的國際元素。我們需要進一步倡導仲裁人才國際化,通過專門培養一支具備世界眼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仲裁規則,有能力處理國際商事爭議的仲裁員隊伍,以更好地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商事糾紛對仲裁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戰?! ?/span>

再次,引入高科技因素,使得仲裁機構服務更加人性化。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全面鋪開,我們應適時地將大數據、互聯網等高科技手段引入仲裁領域,通過打造互聯網仲裁領域的高端智庫和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全流程遠程在線仲裁等方式,使得國外商事主體不一定需要千里迢迢來到中國,便可解決國際商事糾紛?! ?/span>

最后,提高仲裁辦案質量,使得國外商事主體在選擇國內仲裁機構解決糾紛時,能享受到高質量的仲裁法律服務,以確保每一起國際仲裁案件都能獲得公正、高效、便捷、經濟的處理。

本文轉載自:2018年10月29日《法制日報·仲裁》

?
主辦單位:中衛仲裁委員會 Copyright ? 2013 - 2017 www.jackspringm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寧ICP備2022000285號-1    寧公網安備 64050202000130號
无码精品一级毛片,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9精品66